2010年11月10日星期三

還有下半場

李氏力場果然惡,神父急忙道歉,教會澄清立場。專制統治將原告變成被告,助長狼心狗肺的企業。難道我們還會相信明天會更好嗎?民主也好、獨裁也好,資本主義也好、共產主義也好,每個建制敗壞後,有人反建制取代之,不過建立起另一個終必敗壞的建制。《聖經》清清楚楚告訴我們,惡人當道,財神(巴力、瑪門、金牛贖)總是「打敗」耶和華,人為三十塊錢就出賣主耶穌。

今時今日,雖然財神橫行霸道,但我相信還有下半場。《聖經》安慰我們,預言上帝總有一天榮耀再臨,反敗為勝。天國是超建制的存在,那裡有常存的城,是更美的家鄉。《聖經》人物一等再等的就是這一天,在《聖經》裡稱為末時或「耶和華的日子」。這是我的信仰。

但 12:13 「你且去等候結局,因為你必安歇。到了末期,你必起來,享受你的福分。」

2010年11月1日星期一

榮辱共同體(2) - 同一詛咒下

信主一段日子,讀經有一定時日的人,必定知道我們的主,耶和華是個會賜福和詛咒的上帝。即使不是基督徒,一個未信者按著宗教常職,也希望得到賜福,避免遭到神的詛咒,不過身為基督徒的我必須提醒,不管信主與否,我們都活在耶和華上帝的詛咒之下,這詛咒記載於《創世記》第三章,對象是亞當和夏娃,但同時涉及全人類。

這是熟悉不過的聖經故事,但還是先稍作回顧吧。亞當和夏娃犯罪後,耶和華上帝對夏娃說:「3:16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;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。你必戀慕你丈夫;你丈夫必管轄你」,從此,女人就得了懷胎生產之苦,男人也作了女人的頭;上帝又跟亞當說:「3:17你既聽從妻子的話,喫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喫的那樹上的果子,地必為你的緣故受詛咒;你必終身勞苦纔能從地裡得喫的」,從此,男人就得辛勞工作,地才會長出產物,與伊甸園裡有永遠吃不盡的果子,可謂天淵之別。

這不是一時三刻的懲罰,而是一生一世的,而且這詛咒「傳到」我們身上,全人類都活在這詛咒的陰影裡。許多人讀《聖經》讀到這裡,已經不想讀,不想信了。犯罪受罰本是應該,但許多人不願相信一個會詛咒人的上帝,上帝應該是慈悲,會寬恕人的吧。許多人心底裡更是不服,儘管口頭上說自己是基督徒,心裡也是不服不信。如果耶和華上帝真是我們的父,祂會是個詛咒狂嗎?祂會樂見兒女受苦嗎?有人說,可以將獨生子送上十字架的上帝,真會是個愛人的神嗎?

請你動心動情去讀經。不錯,上帝詛咒了亞當和夏娃,這是他們罪有應得的,不過上帝同時也在詛咒自己,怎麼說呢,那我們將要認識《聖經》兩個重要的比喻:產難和栽種。

一、產難與創造

《創世記》到底是個怎樣的故事呢?或者說,它的主題是什麼?其實,《創世記》是個有關難產的故事。先是上帝難產,及至被上帝選中的人難產。無所不能的耶和華上帝,怎麼可能難產呢。讓我們放下冷冰冰的神學,和欠缺感情的「創造」和「造物主」字眼,用「生育」和「父親」(你說母親也可以,《聖經》也曾用母性描述上帝)的角度,重看《創世記》第一章,你會發現耶和華好像一位即將迎接嬰兒的父親,悉心預備住的吃的,就像預備一間嬰兒房。耶和華的偉大不在於開山劈石,造天造地,祂偉大之處在於:至高者竟為了人類無微不至,創造及於最貼身的需要,就像一位父親甘於為兒女換尿片和開奶。

不過耶和華生育兒女的喜悅,只維持到《創世記》第二章,第三章起,這個生育過程(也就是創世過程)便遇到挫折,亞當和夏娃犯罪,不聽上帝的話,破壞了上帝和人類之間的父子關係,也否定了上帝作為父親的苦心。從這裡開始,我們讀《創世記》,讀到的不再是上帝的全能形象,而是上帝的失敗和無能形象,造天造海,祂說一句便做到了,但造人卻要說了厚厚一本《聖經》的話。為什麼?因為耶和華上帝要創造的,並非一個叫做「人」的實體,而是創造一段「父慈子孝」的關係。關係必須靠雙方建立和穩固,只有單方面承認和付出的,稱不上關係。

於是造天造地的創造公式,完全無法套用到創造「父子情分」的關係上,耶和華決定用迂迴曲折的方法,迂迴到一個程度,必須接受連二連三的失敗和痛苦,這為父之苦,盡都表現在《聖經》的產難故事上。

《創世記》的洪水故事就是耶和華失敗的著名例子,到挪亞的時代,人類已經壞到一個地步,與上帝的父子情分煙消雲散,耶和華唯有狠心施行審判,用洪水除滅那個世代。然而,祂畢竟是為慈父,於是後悔起來,救了挪亞一家。及至亞伯拉罕的故事,我們最熟悉的自然是他百歲得子。亞伯拉罕怎樣為著沒有兒子而受苦呢?

創 15:2 亞伯蘭說:「主耶和華啊,我既無子,你還賜我甚麼呢?並且要承受我家業的是大馬色人以利以謝。」15:3亞伯蘭又說:「你沒有給我兒子;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後嗣。」

沒有兒子的亞伯拉罕可謂萬念俱灰,聽見耶和華要賜福,但他心裡最想要的還是兒子。不單亞伯拉罕,以撒和雅各也有著同樣「求子若渴」的心情。

創 25:21 以撒因他妻子不生育,就為他祈求耶和華;耶和華應允他的祈求,他的妻子利百加就懷了孕。25:22孩子們在他腹中彼此相爭,他就說:「若是這樣,我為甚麼活著呢(或作:我為甚麼如此呢)?」他就去求問耶和華。

創 30:1拉結見自己不給雅各生子,就嫉妒他姊姊,對雅各說:「你給我孩子,不然我就死了。」30:2雅各向拉結生氣,說:「叫你不生育的是神,我豈能代替他作主呢?」

他們父子孫三人都生理正常,沒有生育困難,他們和其他女人生子一點困難也沒有,可是要跟耶和華應許的妻子生孩子,便遇到困難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原來,《創世記》記載的,正是以色列先祖的「生育故事」,為著得一個兒子,先祖們受盡苦頭,這正好是耶和華上帝的心情,祂詛咒夏娃「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」,又令到先祖們為兒子受盡折磨,就是要讓他們,也叫我們明白,耶和華上帝自己也正在受著這種苦,忍受著這份難產的恥辱。

二、產難與救贖

講到生孩子,我們都不會忘記耶穌基督降生的故事。主耶穌生於伯利恆,而伯利恆是什麼地方呢?原來《創世記》早已下了註腳。

創35:16他們從伯特利起行,離以法他還有一段路程,拉結臨產甚是艱難。35:17正在艱難的時候,收生婆對他說:「不要怕,你又要得一個兒子了。」35:18他將近於死,靈魂要走的時候,就給他兒子起名叫便俄尼;他父親卻給他起名叫便雅憫。35:19拉結死了,葬在以法他的路旁;以法他就是伯利恆。

伯利恆就是以法他,是雅各愛妻拉結的死地,是個曾經有過大大產難的地方。拉結在那裡生了便雅憫便死了。幾千年後,一對年輕夫婦連日奔波,連住宿的地方也沒有,結果母親馬利亞在馬槽裡誕下第一胎,沒有經驗,也沒有親友在旁協助,我們的主耶穌誕生在這淒涼的地方和時刻,而產難之苦並未隨他出生而消退,他們馬上遭到大希律追殺,只得風塵僕僕逃到埃及。

主耶穌的誕生,對毫無經驗的約瑟和馬利亞來說,也是產難的經驗。伯利恆,或名以法他,這個產難之地,兩次產難事件,暗暗串連起《舊約》和《新約》,也串連起創造和救贖,不單如此,末世也將以產難來串連。

三、產難與末世

末世怎樣與產難相關呢?原來主耶穌說過:

太 24:6 你們也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,總不要驚慌;因為這些事是必須有的,只是末期還沒有到。24:7民要攻打民,國要攻打國;多處必有飢荒、地震。
24:8這都是災難(災難:原文是生產之難)的起頭。

這裡的「災難」原文就是「生產之難」的意思,意指在天國來臨之前,世界將如婦人一樣經歷陣痛,而這陣痛將會以天災人禍等不同形式發生,陣痛過後,天國來臨,我們才能真正得著上帝兒女的名份,就像婦人在陣痛後產子一樣。

約 16:20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,你們將要痛哭、哀號,世人倒要喜樂;你們將要憂愁,然而你們的憂愁要變為喜樂。16:21婦人生產的時候就憂愁,因為他的時候到了;既生了孩子,就不再記念那苦楚,因為歡喜世上生了一個人。

《約翰福音》的這段話也出自主耶穌的口,指的是門徒在末世要飽受凌辱,但忍耐到底的必得賞賜,將如生了孩子的婦人一樣歡喜。《帖撒羅尼迦前書》論到末世,也用了這個比喻提醒門徒要儆醒:

帖前 5:2 因為你們自己明明曉得,主的日子來到,好像夜間的賊一樣。5:3人正說「平安穩妥」的時候,災禍忽然臨到他們,如同產難臨到懷胎的婦人一樣。他們絕不能逃脫。

由此可見,產難這主題貫穿舊約和新約聖經,耶和華上帝的創造,更似一個生兒育女的過程。我們以產難的角度重讀《利未記》的律法,便能明白為何女人生孩子也需要贖罪。

利 12:6「滿了潔淨的日子,無論是為男孩是為女孩,他要把一歲的羊羔為燔祭,一隻雛鴿或是一隻斑鳩為贖罪祭,帶到會幕門口交給祭司。12:7祭司要獻在耶和華面前,為他贖罪,他的血源就潔淨了。這條例是為生育的婦人,無論是生男生女。12:8他的力量若不夠獻一隻羊羔,他就要取兩隻斑鳩或是兩隻雛鴿,一隻為燔祭,一隻為贖罪祭。祭司要為他贖罪,他就潔淨了。」

生育眾多不是上帝的吩咐和祝福嗎?為何律法把這當成罪一樣看待?原來,上帝並非把生孩子看作罪,而是說生孩子必須經歷受罪一般的痛苦和羞辱。天父要讓我們知道,生育兒女是一件很難、很艱苦的事,好叫我們可憐天下父母心。

四、地必為你的緣故受詛咒

至於亞當的詛咒,就比產難簡單得多。上帝說「地必為你的緣故受詛咒」,並不是許多基督徒所說的,因為亞當犯罪,這個地球被詛咒,從此天災四起,還有人為污染。這種解法,的確能說明一些當代要面對的問題,但卻未曾動心動情,也沒有作為兒女的情懷,未有為父親設想。耶和華要亞當辛勞,才能從地裡得到吃的,不也跟詛咒夏娃必受生育之苦一樣,要他明白天父的勞苦嗎?

耶和華在創造我們前,無微不至地創造天地,一個適合我們居住的地方,還預備食物和走獸作為我們的伴侶,然而亞當夏娃並沒珍惜這一切,也未曾珍惜過上帝的苦心,選擇了背離父親的路。耶和華詛咒亞當,同時也是詛咒自己,從那天起,上帝生育兒女的過程,也得像在田裡耕作一樣,必須有血有汗才能得到收成。

《創世記》第9章,提到挪亞栽了一個葡萄園,後因喝酒醉倒,被兒子含看見裸體,挪亞醒來詛咒含,洪水後好好的一個家,就因這個葡萄園毀了散了。從這裡開始,《聖經》大量使用葡萄園、撒種和收割等比喻,來代表以色列國的興衰、上帝的救贖和審判。然而,栽種和生孩子一樣,非常艱苦,即使是上帝也感到無比荒涼。祂在《以賽亞書》明明白白的訴說心聲:

賽 5:1 我要為我所親愛的唱歌,是我所愛者的歌,論他葡萄園的事:我所親愛的有葡萄園在肥美的山岡上。5:2他刨挖園子,撿去石頭,栽種上等的葡萄樹,在園中蓋了一座樓,又鑿出壓酒池;指望結好葡萄,反倒結了野葡萄。5:3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猶大人哪,請你們現今在我與我的葡萄園中,斷定是非。5:4我為我葡萄園所作之外,還有甚麼可作的呢?我指望結好葡萄,怎麼倒結了野葡萄呢?5:5現在我告訴你們,我要向我葡萄園怎樣行:我必撤去籬笆,使他被吞滅,拆毀牆垣,使他被踐踏。5:6我必使他荒廢,不再修理,不再鋤刨,荊棘蒺藜倒要生長。我也必命雲不降雨在其上。5:7萬軍之耶和華的葡萄園就是以色列家;他所喜愛的樹就是猶大人。他指望的是公平,誰知倒有暴虐(或作:倒流人血);指望的是公義,誰知倒有冤聲。

《出埃及記》記載了守收割節的命令,要「將初熟的莊稼一捆帶給祭司」(利23:10),因為首先栽種的是耶和華上帝,為兒女預備了天地的也是祂,為我們的緣故有如農夫辛勞耕作的也是祂,我們守這節期,為的是感恩,學懂倚靠,並體會上帝的勞苦,知道我們耕種辛勞,但祂和我們一起擔當。

在《聖經》裡,收割也是末日審判的象徵。主耶穌曾經明明的說:

太 13:24 耶穌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:「天國好像人撒好種在田裡,13:25及至人睡覺的時候,有仇敵來,將稗子撒在麥子裡就走了。13:26到長苗吐穗的時候,稗子也顯出來。13:27田主的僕人來告訴他說:『主啊,你不是撒好種在田裡麼?從那裡來的稗子呢?』13:28主人說:『這是仇敵作的。』僕人說:『你要我們去薅出來麼?』13:29主人說:『不必,恐怕薅稗子,連麥子也拔出來。13:30容這兩樣一齊長,等著收割。當收割的時候,我要對收割的人說,先將稗子薅出來,捆成捆,留著燒;惟有麥子要收在倉裡。』」……13:36當下,耶穌離開眾人,進了房子。他的門徒進前來,說:「請把田間稗子的比喻講給我們聽。」13:37他回答說:「那撒好種的就是人子;13:38田地就是世界;好種就是天國之子;稗子就是那惡者之子;13:39撒稗子的仇敵就是魔鬼;收割的時候就是世界的末了;收割的人就是天使。13:40將稗子薅出來用火焚燒,世界的末了也要如此。

創世、救贖和末世整個過程,在耶和華上帝眼中,就好像兩件事情,一件是婦人生子,另一件則是耕種。流淚撒種的,必歡呼收割。流淚的不單是先知、使徒,還有我們的天父。

五、榮辱共同體

自創世開始,耶和華上帝就作工直到今日,直到末世,這是多麼深厚的一份父愛呢。祂詛咒人類,不過是想我們體會這份為父之心,明白祂的苦與痛,從而承認自己錯了,願意回到父家。這份苦心,有幾多人明白?上帝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,確是沒錯的。

耶和華的失敗,《聖經》裡曲折動人的故事,全因上帝並非要創造機械人,而是要生兒育女,這是貫穿《聖經》的主題,啟示出一個動情動性,對人異常在乎的天父,而不是一個超然全能但冷冰冰的造物主。祂太愛兒女,以至甘願失敗,與人反覆糾纏。祂的所謂詛咒,不過是自討苦吃,祂並不是道成肉身後才跟我們一同受苦,祂從創世的起初就受苦至今。

耶和華與我們,是一個榮辱共同體,神與人也一直活在同一詛咒下,受著生育和栽種之苦,也背負著同樣的恥辱。這已經幾千年了,還要等到幾時呢?《聖經》告訴我們,這苦痛是有盡頭的,那就是我們的盼望和安慰。《啟示錄》21章6節預言,天國降臨的日子,上帝會坐在寶座上說「都成了」,那時候,耶和華的兒女將長大成人,而祂園子裡的葡萄樹也將結出好葡萄來。我們得著上帝兒女的名份,一洗前恥,得著榮耀也榮耀上帝,請記得,祂是為我們不辭勞苦的父親。